我省省属公立本科高校校长基本上均为土生土长,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极端匮乏,高校既缺乏高端学术引领,也缺乏学科学术整合发展思维,在全国的影响力、人才聚集和号召能力更加很弱。高校缺乏学术引领性的大家,成为制约河南高校发展的重要一环。
河南省“十四五”规划,将“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作为十大战略的第一大战略,可见其重要地位。创新驱动战略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校应该是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更是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的关键环节。现实情况是,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高校对接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与河南省本科高校数量严重不匹配,“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既是第一战略,更是实质性的短板。
究其原因,既有长久以来河南省高等教育底子薄弱、高校数量和招生规模大而不强的历史原因,也有高校校级领导遴选任用的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我省公立高校历任校长基本均来自于省内高校副校级领导提拔任用,或者是相对低一个层次的本科高校正校级干部调用到层次相对高一点的省属本科高校任校长。这样做,一个方面保证了河南省高校校级领导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但是,同时也封闭了更宽阔的选材用人渠道,导致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选人用人;尤其重要的是,领导资历和任职年限成为选拔任用的重要考量依据,而人选的业务特长和个性特质与任职高校发展需要之间的吻合度,可能只是权重相对不大的考量因素。
自我省提出十大发展战略之后,部分高校已经在省委省政府的积极协调推动下聘请了部分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担任省属本科高校学术副校长职务,对于团队整体引进、项目技术和团队配套引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技术副校长可能会对一个学校的某一专业技术领域起到快速的带动效应,但是,技术副校长很难改变一个学校的发展思维、战略布局和发展路径。
在年龄段上,我省省属本科高校现任校长大部分属于 1960 年代初期出生,最近一到两年会比较集中地出现到龄卸任现象,怎么安排好我省省属本科高校校长新陈代谢、新旧交替,对河南省高等教育事业、对实现“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此,提出以下意见建议,供参考。1、打破传统模式,拓宽公立高校校长的选用渠道,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建议将从海内外选拔优秀人才作为选用校长的一个新增渠道,而不仅仅局限于在目前体制机制内的候选者中选拔任用。这样做既有利于激活河南省公立高校选人用人机制,更有利于高校主动对接和有效承担河南省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的战略。
2、打破年龄限制,拉宽公立高校校长的年龄窗口,不因年龄卡住人才。按照目前的干部退休制度,厅局级领导 60 岁就须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因此,按照目前的制度,过了 60 岁再行选拔任命为校长就没可能。建议对于具有院士等头衔、具有较好的学术活跃度、具有良好管理声誉的超龄者,既可以放宽卸任年龄限制,也可以取消外部引进的年龄限制。
3、打破级别限制,大胆地引进中青年高层次人才,发挥年富力强优势。引进来自省外的、濒临职业生涯尾声的高层次人才担任校长,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即任期太短,尚未真正施展就到龄卸任,难以真正地发挥作用;不仅如此,而且在不熟悉工作环境、没理顺工作关系的情况下,还可能造成任期空转,影响正常工作推进的负面后果。因此,建议打破被引进者的现任行政级别限制,可以适当考虑比较优秀的、尚处于其他高校二级学院院长等位置的中青年高级人才担任校长,这样既可以发挥其年富力强、干事创业的热情,也可以赋予其较长任期,更好地规划和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提案人信息:潘克勤 省政协常委、民盟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总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