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部
 首页 | 部门介绍 | 民主党派 | 统战团体 | 党外知识分子 | 民族宗教 | 下载中心 
 
统战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统战要闻>>正文

人人精彩绘浓彩 争做出彩河南人 ——第三期全省统一战线建言献策双月谈发言摘要

发布日期:2018-10-24    

前 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10月23日,第三期全省统一战线建言献策双月谈在郑州举行。座谈会上,12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围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争做出彩河南人”作了发言,大家站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高度,围绕主题相互探讨交流,产生了有见地、高质量、能落实的意见建议,起到了为省委、省政府提供智力支持的预期效果。

从5月4日首期全省统一战线建言献策双月谈创办至今,全省统一战线建言献策双月谈已成为广大党外代表人士履行职能、议政建言、服务大局的重要舞台,也是交流参政议政工作经验,展示和深化调研成果,凝聚统一战线力量推进中原更加出彩的重要工作平台。现将第三期全省统一战线建言献策双月谈发言摘要刊发,进一步激发全省统一战线继续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围绕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履职尽责,在推进中原更加出彩的宏伟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发展文化产业助力中原文化更加出彩

九三学社省委常委、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魏小杰

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河南文化软实力,关系我省在国家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关系我省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要在新的省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不断提高全省文化开放水平,加快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尽快形成与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中原文化软实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把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结合起来,积极扶持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引导更多地资本力量参与到文化建设上来,同时,积极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真正走向市场。

拓宽投融资渠道,搭建融资平台。政府可引导建立具有公信力的评估机制和信息平台,企业需要融资时,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迅速获得融资。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文化产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行投资建设经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突出中原优势,打造中原文化龙头品牌。充分利用我省中华姓氏、宋文华、功夫文化、甲骨文文字、轩辕故里等根亲文化资源优势,发掘民间工艺、民间演艺、民俗文化。加大财政投入,吸引民间资本,把具有示范性、能够展现地方文化特色的工艺艺术,文化名城和文物遗存丰富的地区项目列为财政支持对象。

积极推进文化艺术公共设施建设,优先建设需求量大、人民群众触达效率高的场馆,尽快建设一批具备承接国家级单向展览的优质场馆设施,将其作为中原文化的承接平台。

重视创新驱动力,转变以往重规模、轻结构,重数量、轻质量的发展模式。在发展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新闻出版等传统文化产业的基础上,摸索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新模式、新业态。加快以科技和创新为驱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进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的具有自主产权的数字出版基地,扶持具有中原特色高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创作更多新形式、有创意、贴近百姓的文化精品。

创新载体 聚焦特色 以文化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原更加出彩

民进省委副主委、省豫剧二团副团长李金枝

历史上的河南是出过重彩的河南,今天的河南是蓄势待发的河南。构筑文化高地,河南有基础,未来有希望。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指出,必须紧盯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这一奋斗目标,深刻认识“为什么需要中原更加出彩”“什么是中原更加出彩”“新时代怎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重大命题。要求我们,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就是要把新时代的坐标系和中原更加出彩的目标对照起来谋划工作,把回看走过的路和远眺前行的路连在一起深入思考。

河南自古以来就文脉昌盛,文化资源藏量丰富。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全省文化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区域特色更加鲜明,持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势头。但在文化与科技等行业融合趋势凸显、文化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升级、文化消费模式和需求发生变化的新时期,传统的文化发展的观念、载体、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而且成为制约河南文化发展的突出短板。我们亟待树立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推动“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型,以文化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原更加出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把体制机制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把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结合起来,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产生“蝴蝶效应”。因地制宜,以项目为载体寻求文化产业的突破,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重点文化项目,形成“雁阵”带动。以品牌塑造为抓手,通过维护、创立、发展文化品牌,产生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本聚集、规模放大、品质提升、消费导向、产业示范、利润增值等多重效应。采取多种传播手段,把中医药、少林武术、太极拳、豫剧、豫菜等代表性文化产品,送到世界每个角落,通过海外侨民传诵河南好故事,吸引更多人为河南发展点赞、喝彩。

助推中原传统文化“窑变” 为中原出彩提供新动力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

河南是全国品种最全的陶瓷产区,同时又是全国发现古陶瓷窑址最多的省份。当前,许昌、平顶山、洛阳、焦作、开封等地的陶瓷文化产业发展良好,钧瓷、三彩、汝瓷、官瓷、绞胎瓷等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

透过河南陶瓷业的发展和当前河南陶瓷产业的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要实现中原更加出彩,具有浓厚底蕴的中原传统文化应当像中原陶瓷一样,发挥自身的强大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华丽“窑变”。

强化“根源性”,让中原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厚重的中原文明是中华文明根脉相承、薪火相传的动力所在。要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原更加出彩,就必须深刻理解中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精髓,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把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宣传展示,提升中原文化的国内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将河南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高地,让世界为中原文化的崛起点赞喝彩。

加大创新力度,实现中原文化产业大发展。要在保护文化遗产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建设民俗、科技、工艺、艺术等博物馆,打造一批展现华夏文明、中原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通过文化符号和元素的提炼,将无形的文化内容有形化,并将其融入文化活动、新闻宣传、大众教育等各方面,潜移默化影响群众的价值、思想,形成极强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引入外源因子作为催化剂,吸收一切先进的文化内容,通过新的文化类型对自身文化进行批判性重建,催生、激活传统文化的内核,促进自身的传承创新。

搭建平台凝聚合力 促进河南“考古”更出彩

无党派人士、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

河南是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主战场。做好河南考古,对于进一步揭示中原文化内涵,坚定中原文化自信,助推中原更加出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整合相关力量,实施系列考古工程,着力打造河南考古新亮点。依托河南丰富的考古资源,围绕现代人类起源、中原文明起源与发展等重大课题,实施“现代人类起源考古工程”“中原文明探源工程”“中原先秦古城考古工程”。实施“河南考古成果翻译出版工程”,翻译出版考古发掘报告、普及类考古读物,向国外学者和社会公众推介河南灿烂的古代文明。由省文物局组织实施“河南重要考古报告出版工程”,督促指导省内考古机构建立出版台账,借助国内外考古力量,合作开展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尽快公布考古发掘成果,不断丰富中原历史文化内涵。

(二)设立河南国际考古合作交流中心,搭建河南考古合作交流新平台。实施“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型考古发展战略,统筹全省国际合作交流考古项目,协调国内外考古专家、高等院校师生来河南从事学术访问、研修、实习等活动,参与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定期举办大型国际考古会议,不断扩大河南考古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讲好河南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展示河南开放形象,让河南更加出彩。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河南考古发掘、研究及合作交流水平再上新台阶。增加省级及郑州、洛阳等重要市级考古机构的人员编制,定向公开招聘旧石器考古、新石器考古、夏商周考古、科技考古等专业方向的海内外考古人才,从根本上解决高端人才短缺、考古资料积压、考古成果难产等现实问题。着力培养考古人员的外向型综合能力,提高对外合作交流水平,更好肩负起弘扬河南厚重历史文化的责任担当。

记录时代呈现精彩 让出彩河南人成为河南新名片

无党派人士、大河网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编室主任 刘哲

“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思想宣传战线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同心共筑中国梦,争做出彩河南人,这是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发出的时代命题。如何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助力“争做出彩河南人”,是新闻媒体的一道必答题。

争做出彩河南人,新闻媒体肩负着挖掘和弘扬时代精神、凝神聚力的重大使命。新时代新征程新实践中,中原儿女创造了不凡业绩,同时也继承发扬了崇高厚重的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源源不断为其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新闻媒体应该进一步做好时代精神的发掘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先进典型如繁星、似火炬,点亮人们崇善向上、接续奋斗的心灯。河南日报从今年7月份至今,持续推出“争做出彩河南人”专栏,推出了带领群众种植珍珠花脱贫的第一书记王一品、仅用三年就发展成全国最大移动互联网跑腿平台“UU跑腿”创始人乔松涛、用舍生取义诠释“最后一课”的“最美女教师”李芳等大量先进典型。争做出彩河南人,需要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让大家真正感受到先进典型的力量,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浓厚氛围。

聚焦典型的时代内涵。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壮阔实践中,不懈奋斗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有之,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呕心沥血、日夜奋战的有之,全心呵护环境、坚持算“绿色账”、走“绿色路”、打“绿色牌”的有之,忠诚为先、大局为重、服务为本、廉洁为基转作风的有之……宣传好他们的崇高信仰、担当意识、奋斗精神、奉献品质,激励全省人民见贤思齐、争做先锋,争为出彩河南添砖加瓦。

新闻媒体人要自觉致力于自身的“出彩”,除了承担好上述职责,还要围绕职责,努力提升自身政治业务素质,深入河南改革发展的“出彩”一线、深入到五彩缤纷的出彩河南人中间,去采撷最精彩的故事。

突破瓶颈 破解制约 推动我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河南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河南保税集团总裁徐平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5年来地不断创新发展,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已成为“网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建设主体。园区日渐成为集中展示河南“网上丝绸之路”发展成果的窗口,成为内陆地区对接国际的窗口。

从国际看,全球跨境电商缺少国际互认的监管与服务标准化体系;从国内看,随着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监管改革进入“深水区”,当前,在关务申报及质量追溯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但在涉及税负公平、征收方式、统计口径、风险防范、信用管理、立法仲裁等方面改革还不到位,还需要大胆试、大胆闯、持续创新。从省内看,我省跨境电商交易平台、物流平台、金融平台、综合供给水平等都不占优势。

为促进我省跨境电商快速高质量发展,解决企业遇到的瓶颈和制约难题,建议:(一)制定全省跨境电商产业顶层规划。(二)给予经营环境保障,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给予企业充分的政策支持保障;建立良好运营机制、高效的沟通服务机制,保持我省跨境电商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建立合理的容错机制,鼓励企业不断创新。(三)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创新带动作用。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大力培育本土跨境电商O2O企业,实施企业示范工程,扶持一批业务基础良好、枢纽辐射作用强、诚实守信的跨境电商企业(平台)做大做强,形成示范效应。(四)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鼓励有条件的区域规划改造现有载体,打造跨境电商创业孵化基地(社区),吸引跨境电商信息化技术、营销推广、专业培训、翻译服务、网页美工等相关专业服务企业落户,完善配套服务产业链,形成集孵化、技术、研发、运营、客服、设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载体。

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助力中原更加出彩

省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省实验中学校长马玉霞

人无精神不立,校无精神不强。学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师生精神气质的圣地。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既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又不回避大众对考试升学的殷切期望?这些是今天基础教育工作的必答题。

从学校角度来说,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方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标尺,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思想,摒弃轻德重分的教育观念,着力营造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生态,为学生搭建多样化发展平台,拓宽多元化育人途径,努力为每一个孩子未来的出彩人生打下基础。

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塑造特色校园精神,树立科学办学理念,为师生出彩增添创新创造活力。近年来,省实验中学提出并践行“和谐致美,人人发展”的办学理念,“和谐致美”,倡导包容个性、尊重差异性、允许多样性,通过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达到至真至美的教育效果;“人人发展”,追求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名校必须承担双重使命责任,自觉主动发挥示范、引领、帮扶作用。河南作为人口大省、教育大省,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严重,广大教育工作者不仅承担着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责任,更肩负着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历史使命。河南教育要出彩,就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使河南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转变。

建议加大对基础教育领域改革的推动力度,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加快构建符合河南实际、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多维评价体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认真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把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和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加强甲骨绝学研究 努力把我省建成汉字文化高地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秘书长、安阳师范学院教授郭旭东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也是文字资源大省,地下地上存有大量的文字材料,如舞阳出土的8000年前的刻画符号,就是正式文字出现之前的最早形式。此外,郑州小双桥遗址的陶文、具茨山岩画符号、信阳长台关楚墓中的楚简、焦作温县的盟书,以及玺印文字、玉石文字和海量的碑刻文字等,都在汉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而中国文字的源头,就目前所知,是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尽管在考古发掘当中,也发现了一些比甲骨文时代要早的零星远古文字,或者说是刻画符号,但它们与甲骨文比较起来,数量少且不成系统,难以表达完整的意思。因此,学术界一致认为,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就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和语言资料。

中央在2016年5月17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还有一些学科事关文化传承的问题,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总书记的讲话中特别提到要加强对冷门学科甲骨文等古文字的研究,这既是对学术界的巨大鼓舞,也是交给从事古文字研究的学者们的一项重大而光荣的任务。

我省有关单位和有关学者要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指导,进一步重视研究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千方百计地解决甲骨学目前遇到的阻碍,发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不畏困难,潜心钻研,攻坚克难,以优秀的研究成果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把我省打造成文字研究高地贡献力量。

焕发历史文化遗存活力 让厚重河南更加出彩

致公党省委委员、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室主任潘伟斌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河南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进一步整合挖掘、保护开发优秀文化资源,打造河南特色文化品牌,是传承华夏文明的紧迫任务,也是以文化人、凝聚力量推动中原更加出彩的必然要求。

做好挖掘优秀文化资源这篇大文章,焕发历史文化遗存新的生命和活力,努力让厚重河南更加出彩,关键要在“三个结合”上着力。

第一,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防止对文化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和利用,尽快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借鉴山东“齐长城”、湖北“曾侯乙墓”、江西“海昏侯墓”保护利用的经验,把保护利用安阳高陵、殷墟、开封古城墙、洛阳二里头纳入重大文化工程项目,高标准高规格高起点编制好保护利用规划,着力打造中原文化走向世界的新载体。

第二,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要增强文化创新意识,重视文化人才培养。利用科技手段,推动先进文化与先进产业、互联网等有机融合。深入挖掘历史遗存的重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阐述好遗迹遗址的深邃历史文化内涵,突出精品意识,丰富表现形式。

第三,“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扩大中原文化国际影响力。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势头正盛,正需要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这正是中原文化走出去的良好时机。可以河南古迹和遗存文物为载体,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展示与研究,以文会友,以文促和,以文增效。充分发挥华侨华人团体、海外华文媒体、海外中文学校三支主力军作用,更好地发挥民间组织、民主党派、企业的作用,注重新生代华侨华人在中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一支年轻有活力、既懂专业又有服务能力的海外中原文化传承队伍,为中原更加出彩多作贡献。

加快构筑文化高地以文化精彩助力中原更加出彩

农工党省委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漯河市社院副院长 闫湛效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河南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承地,制订了《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作出了“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核心区”“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的战略部署。

目前,全省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纷纷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高地,比如安阳殷墟文化高地、郑州商都文化高地、开封大宋文化高地等,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在文化高地建设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顶层设计不够,战略定位不准,缺少主体主线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要突出历史文化发展主线,高标准谋划,建议成立由省委主要领导牵头的河南省文化高地建设领导机构,依托相关职能部门和大专院校,组织专业人员,以文化发展历史脉络为主轴,以夏商文化、先贤文化、汉魏和唐宋文化、特色文化(含功夫文化、根亲文化、中医药文化等)、红色文化在内的时代精神文化五大板块为主体,加快相关文化与产业的谋划与研究。

要依托夏商文化和古圣先贤,讲好汉魏唐宋故事,凸显河南历史文化在华夏文明传承中的核心地位;挖掘名人名史,力创名著名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凸显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筹建中国功夫学院,彰显河南特色文化,让河南特色文化阔步走向世界;完善中华文化学院职能,补上缺少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和谋划的专业机构这块短板。

希望河南文化高地建设以历史为脉络,以夏商周文化、汉魏唐宋文化、古圣先贤文化、河南特色文化为主干,以各市县特色文化为枝叶,形成中华文化的参天大树,让河南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核心区”和“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

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助力新时代河南更加出彩

省工商联副主席、汉威科技集团董事长任红军

当前,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产业蓬勃兴起,带动各产业的转型升级,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技术发展重要的驱动力。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宏伟蓝图。展望未来,以“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为特征的智慧化时代即将来临,智慧产业将成为未来的引领产业。

河南作为全国第五大经济体,在战略新兴领域,虽然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与先进省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河南省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指出,要“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加速壮大数字经济”,计划到2020年,形成电子信息等3个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万亿级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要突破1万亿元。《2018年郑州市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也指出,要重点围绕智能传感器等新兴产业领域,依托汉威科技等优势企业,形成一批优势产品,促进主导产业集群规模壮大和水平提升。河南要想更加出彩,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刻不容缓。

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慧产业)要根据我省实际,把着力点放在有一定优势及产业基础、又有巨大前途和市场空间的领域,如传感器、物联网等领域,进一步发挥产业引导基金的助力作用,加快促进有关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加快产业化、集群化,同时还要加快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河南本地新一代信息技术龙头企业。

汉威将牢牢抓住全社会智慧化时代机遇,进一步强化行业龙头地位,加快推进更多智慧产业落地,打造更多的示范应用,展示智慧化时代的汉威力量、河南力量,让河南的科技实力在全国打出名气、叫得更响、更出彩。

构筑武术文化高地 大力展示文化自信

河南欧美同学会理事、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院长 刘少鹏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内外兼修,博大精深,缘起远古先祖狩猎活动,伴随社会发展能够与时俱进,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达5000年的历史洗礼,武术与中医药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哲学等多个学科实现了融合汇聚,提出了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等众多理论学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术文化体系。

河南作为中华武术发祥地,武术文化建设有着优秀的历史传统,巅峰时期的辉煌曾经光耀华夏。以少林武术文化为例,不仅有“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传奇,而且有“抗倭立功”的光辉业绩,少林寺成为中华武术的荟萃之所、流播之处、发扬光大之地,“少林”不仅成为中华武术的品牌,而且成为中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品牌。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我省的武术文化高地建设存在着武术教育发展滞后、武术文化国际推广渠道少等问题。

建议制定武术文化传承发展的专门战略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主体,把河南武术文化的推广传播纳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总体安排,进一步推动武术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丰富武术文化传播和表现形式,特别是在群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电视节目等方面推出接地气有水准的优秀作品,培养包装能够弘扬武术文化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武术影视人才。提高武术教育层次结构,优化武术人才能力结构,大力培养武术人才队伍,进一步抢抓机遇、建设武术研究机构,深入研究武术的现代价值、武术的“国际化表述”、武术文化国际推广的“三教”、多元考核及考核标准等问题,大力推动武术文化内涵建设。推动我省孔子学院、武术孔子课堂、武术中心建设,拓宽武术文化国际推广渠道。

来源:河南日报

上一条: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 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下一条:习近平回信勉励广大民营企业家 心无旁骛创新创造 踏踏实实办好企业

关闭

 

版权所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统战部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东校区     邮编:450046
邮箱:
tzb@huel.edu.cn    电话:0371-85960189